壹、《蓮華生大士應化因緣經》
金剛上師諾那呼圖克圖不空海口授
三昧耶戒金剛阿闍黎蓮華正覺筆受
南無法身常住,三際一如,蓮華生上師。
南無報身清淨,相好無倫,蓮華生上師。
南無化身變現,羯磨無量,蓮華生上師。
蓮華生大士,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如來,身、口、意三密之金剛應化身。為度惡性闡提、魔外,令生正信,及為六道有情,現六道金剛,令各得即身解脫故,出現於世。於釋迦牟尼世尊涅槃後八年,應其懸記,夏曆七月初十日,在西印度達喇郭嘯海五色蓮花中化生。生而成佛,天降甘露沐身,即傳法於海中女神。西印度國王恩漲波迭,親往海中蓮花上抱歸,立為太子,選女文昌儱妻之為妃,旋禪以王位。大士在位,具有輪王七寶之瑞。後感金剛薩埵空中現身告曰︰「汝乃教主,實非政王。」乃遜位出家,師事阿難尊者,受修釋迦牟尼世尊預囑傳付之法。凡顯密經軌、究竟法義,皆深得釋迦牟尼如來師承口訣。阿難尊者為說戒時,持地佛母來獻袈裟,十方諸佛現身加持,同讚︰「善哉!」復虛心苦行,歷事諸師,精通五明、天文、輿地諸學。在印度、尼泊爾、古塔婆幽靜吉祥地,勤修禪定,得三約嘎。於祕密主金剛手、金剛佛母、阿達爾嘛諸佛,受無上密五部心傳大法,及嘎嘛契印、丹菩遣法爾成佛總持門,即身成就無量壽如來無上悉地。爾時大士請求金剛佛母傳外、內、密一切法要,佛母曰︰「密無師承,不得濫學,宜先灌頂。」大士乃求一切佛現身灌頂。佛母作哈哈聲曰︰「甚善!」乃為灌頂。大士自見一切佛入其身,舉體變成吽字,觀音化身成就;復為灌嘛哈母札頂,一切義理開顯,觀音報身成就;復灌馬王佛頂,三業清淨,慈悲現前,微細煩惱,了不可得,觀音法身成就。又於金剛大總持世尊,受金剛阿闍黎灌頂,化身說法八種外密、報身受用八種內密、法身根本八種密密,悉皆成就。然此皆權巧示現,大士早已證五智佛,究竟法身,與阿達爾嘛如來,無有異別。
大士為調伏剛強難化諸有情故,現威猛相。一切天魔外道,聞名懾服。在印度、尼泊爾傳法度生,歷九百餘年。智悲雙運,威德普聞,眾生沐其法雨而頓登十地、直證佛果者,其數無量。後應西藏王赤松德真聘迓,由印入藏弘法,而為藏密第一代祖師。王薨,嗣君幼,大士攝位輔政者十餘年。國中政教,如日中天。康藏佛教,至今弗衰,為世崇仰,實大士弘揚加持,肇其丕基。既而嗣君年長,復以藏土緣盡,預告行將入寂。爾時藏王大臣、長老四眾,懇誠哀留。大士曰︰「我無來去,惟信我者,我即現其前而為說法。每月初十日,我自來視諸弟子。」言畢,口誦吽吽聲,四天王從虛空捧一天馬下降,大士乃乘之騰空以示寂。大士國土,在此界之西,名曰「貝嘛洛渣」。其國莊嚴,等於華藏。大士住彼,面常東向,以慈悲心,攝引有情。若有禮拜憶念者,光明立至,覆護其身。深心依止,得其法要者,莫不解脫。其威神功德、度生事蹟,若增一劫、減一劫,說不能盡。
爾時藏王太妃,禮請大士開示即身取證簡要之法。大士告太妃言︰「因果業報,須信非虛。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應求解脫。先尋擇金剛喇嘛,以為依止。虔誦四皈依,誓心不退。發大菩提心,廣度有情。嚴持淨戒,以立根基。常觀十二支因緣,明生死本。次習禪定,內觀自心,本來清淨。修深般若波羅蜜,了知諸法,猶如夢幻。心不執著,身隨所安。妄念起時,勿隨勿制。緣境違順,塵影好醜,不起愛憎。惟常覺照,而忘覺照。佛心自心,本自如如。我見破盡,心一境性,即是成佛。」大士教法循循善誘,簡明易入,隨眾生根,普門攝受。無論業障輕重、宿緣淺深,遇斯教者,必定成佛。
《大蓮華經》大士懸記正法興替住滅,畧曰︰「南閻浮提釋迦佛教法住世,原有五千五百之因緣。因度女人,減五百年。釋迦佛出世時,人壽八十歲,後每過百年,減壽一歲。至人壽五十歲時,戰爭疊起,風俗澆薄,毀壞佛說經典、塔婆、制多,城池堡壘亦多撤毀。天魔惡神,威勢熾盛。天運無常,晴雨不時,五穀不登。餓殍遍地,疾疫時作,人不自主。兄弟相訟,母女相猜。女人多不貞良,小兒不受約束。生時不軌正道,死後多墮惡趣。多有佛徒,身雖出家,心不入道。當爾所時,無上密乘,乃見發達。繼後年月日時分寖變,精華漸減,糟粕僅存。人壽十歲時,法遂隱滅。久經時劫,摩巴佛出現,密乘乃復出興於世。」今時丁末法,眾生業重,魔外熾盛,密乘正為契機。蓮華生大士為娑婆世界密乘法王,十方佛剎,無不現身,以東土眾生密機漸熟,乃應時節因緣而至。諸方緇素,若發心造像供養,修持其法,能消除一切災難魔障,得財增權,無病長壽;楞嚴三昧,甚深智慧,乃至無上菩提,速得究竟成就。大士悲愍後世眾生,情執深重,妄想分別,於自性淨妙菩提,不能顯得,必以諸佛所證陀羅尼大總持法門,示教奉持,令身、口、意三業等同佛之三密,不歷僧祇,斷塵沙惑,證法性身,故為說自證總持,及傳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六道金剛,如後諸真言。是諸總持,功德威力,不可思議。隨持其一,即等於持一切修多羅藏。若發宏深願,饒益眾生,以為念誦,則感應神速,微妙難思;世出世間,諸種悉檀,隨其所願,皆得成就。
爾時大士將欲入寂,敏達那娃佛母空中現身,讚歎大士三十二相、八十隨好,諸多功德,復告眾曰︰「後世受持大士經法者,所有息、增、懷、誅四法,皆得成就;地、水、火、風、空一切災難,皆得免除。如摩尼寶,能滿眾願。」行者應知,大士名號,甚難得聞,是經尤甚難遇。是經所在,即為有佛,一切天人所應供養。若自讀誦、書寫,或勸他人讀誦、書寫此經,常得大士及一切諸佛所護念,速能消滅極重罪障,成就悉地,登灌頂位。現世福德智慧,以為莊嚴。若發願往生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或大士剎土,臨命終時,決得往生。十方諸佛國土,亦得隨願往生。若無諸疑猶豫,即時見佛聞法,證無生忍;諸波羅蜜、三昧總持,以次具足,疾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蓮華生大士心咒︰嗡.貝嘛別札.吽。
觀世音菩薩心咒︰嗡.嘛尼.貝彌.吽.啥。
阿彌陀佛心咒︰嗡.阿彌爹娃.啥。
六道金剛真言︰阿.啊.夏.沙.嘛.哈。
《蓮華生大士應化因緣經》竟
貳、蓮華生大士夏曆每月初十日聖蹟功德感應記
西藏喇嘛登里勇眾冷把著
西康諾那呼圖克圖口譯
序
余僑渝三年,有求法者,輒舉蓮華生大士之法相授。多有以大士之族姓事蹟為問者,恐無以徵信而傳久遠,乃出大士聖蹟功德記,口授其義,命人譯成漢文,仍附藏文於後,以存其真。此記為西藏成佛喇嘛登里勇眾冷把所造,述大士聖蹟功德,最為簡要。學者既得師傳,又能遵十日之教,精勤修持,則其感應成就,無限量也。
中華民國十八年夏曆五月既望 諾那呼圖克圖序於重慶
蓮華生大士心咒
其一 唵阿吽俾札古魯俾嘛斯底吽
其二 唵貝嘛貝札吽
大士降生因緣
蓮華生大士是合阿彌陀佛之身、千手觀音之口、一切佛之心而成,其身、口、意三密者是也。大士生而成佛,示現出家,為六道之慈母,稀有之聖尊。緣大士之法身,即阿彌陀佛法身,與阿打爾媽諸佛無二無別;大士之忿怒金剛相,亦即諸佛菩薩之報身;大士又為方便度眾生故,示現不可思議變化,變現百千萬億,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之化身。大士以十二因緣之明昧,為生佛分途之關鍵,故大士有十二紀念日,為其度生之日,其日即在夏曆每月初十日。行者如能於每月此日持咒修法,即能具足如大士所成就不可思議功德。
申月初十日(夏曆七月初十)
大士於是日降生西印度達賴郭嘯海之蓮花中,生而神異,天降甘露沐身,見者皆膜拜。一切天龍以及海中水族,齊來頂禮,歡喜踴躍,得未曾有。大士即傳法於海中之女神。是時大士之名,梵語為「貝嘛貝扎」(藏語為「古魯所幾多爾傑」,漢譯為「海生喇嘛金剛」)。凡行者於此日修大士法,可以去病免難,長壽有威權,神通具足,當得見大士,證成大士身。臨命終時,得往生大士國土。欲求成佛者,即得成佛。凡所希求,無不隨願滿足。
寅月初十日(夏曆正月初十)
大士於此日即西印度王位。先是西印度國王恩漲波迭,往海中蓮花上抱大士歸,立為太子;而並選女文昌儱,妻之為妃,旋即禪以王位。大士在位,具有輪王七寶之瑞(馬寶、象寶、將軍寶、丞相寶、王妃寶、風輪寶、珠寶)。是時大士之名,梵語為「古魯俾嘛加爾波」(漢譯為「化身喇嘛王」)。行者於此日修大士法,能得大威權,一切天魔、神鬼、人、非人等,悉皆畏服聽命,且能除地、水、火、風、空五大所生諸病。凡有所求,無不如願成就。
卯月初十日(夏曆二月初十)
大士自受禪王位後,示現顛狂,屢現飛空等神變。不理國事,令國人更之新主;於是日易位後,往印度捨維差爾,修道成佛。既成佛已,對一切怨親毀譽、供養豐嗇,一視平等,均度之成佛,是時大士之名,梵語為「顯打納截打」。行者於此日修大士法,能令牲畜繁盛、衣食豐足,獲大福利,一切眾生悉能聽命;且因佛力加被,夜夢吉祥,並能於夢中,預知未來吉凶。一切所求,無不如願成就。
辰月初十日(夏曆三月初十)
大士去位後,於是日出家,師事阿難尊者,傳受釋迦佛預行囑咐之法;又復遍訪多師,凡小乘大乘、顯教密宗,無不精通圓博。是時大士之名,梵語為「夏假省格爾」,又名「羅典卻捨」。行者於此日修大士法,一切風鬼、無常鬼、地獄鬼、八方神道等,皆不敢侵害;並能了知世出世間一切諸法,且顯密圓通、不破戒律、得大智慧,成就金剛身。
巳月初十日(夏曆四月初十)
印度撒賀爾國王,於是日起,以烈火焚大士七日;火中現海,海現蓮花,大士端坐蓮花上,證成長壽佛,夫人亦成佛母。是時大士之名,梵語為「截麥俾嘛勇幾勒」(漢譯意為「不死蓮花大士」)。行者於此日修大士法,凡欲避免星宿不祥,喪嫁葬娶,月日不吉,並旅行平安等,一切希求,無不如願滿足。
午月初十日(夏曆五月初十)
西印度窩尖地方宰相,於是日又以烈火焚大士。大士在火中,不但未能燒損,且愈大放光明。於是自王以下,皆信仰並崇奉佛法。是時大士之名,梵語為「貝嘛俾貝」。行者於此日修大士法,能有降服龍王及一切外道,與天魔神鬼等眾悉皆聽命等功德。
未月初十日(夏曆六月初十)
大士於是日,在印度菩提道場之南,摧滅外道,使菩提樹復生,重興釋迦佛法。凡日光照臨之處,莫不信仰。是時大士之名,梵語為「沈克扎卓」。行者於此日修大士法,能有消災延壽、免除疾病苦厄,且權威熾盛、辯才無礙、外道不能加害,一切眾生凡有所求,行者皆能如願施予等功德。
酉月初十日(夏曆八月初十)
印度桑玲地方,外道甚多,於是日沉大士於港噶大河。大士在河中跳躍,其水即逆流上岸,淹溺外道。當時信仰外道者,跪伏哀求,誠心懺悔,自願皈依佛法。是時大士之名,梵語為「古魯喀登扎爾」。行者於此日修大士法,能使乾癆等難醫難死諸病,皆得除瘥,並得百姓繁衍、衣食豐足、財物富有、所願成就等功德。
戌月初十日(夏曆九月初十)
外道之王,於是日藥毒大士。其毒入腹內,反成甘露,放大光明,勝過日光。外道感悟,懺悔皈依。是時大士之名,梵語為「德謙尼嘛俄斯邇」。行者於此日修大士法,能有免除年月日時運氣不祥,消除惡夢及家事不順,與夫求成佛者易得成佛等功德。
亥月初十日(夏曆十月初十)
是日大士在印度畢丘寺,有無量天魔諸鬼神眾齊來加害,經大士一一擊降之。於是天魔等眾,懺悔皈依,均成金剛眷屬。大士修金剛法,證成金剛身。是時大士之名,梵語為「多爾傑統村扎爾」。行者於是日修大士法,能使一切病魔、鬼魔、外道邪法,不能加害,且鬼神等眾,悉皆恭敬聽命;以及求證金剛者,即得成大金剛等功德。
子月初十日(夏曆十一月初十)
大士於是日,由尼泊爾入西藏,逐次降伏大魔大鬼,建寺造像,譯經傳法。西藏佛教自此昌明,而為康藏佛教之開山祖師。自後弟子日益眾,成佛者日益多。是時大士之名,梵語為「貝嘛桑把瓦」。行者於此日修大士法,能滅破戒、謗佛、謗法、妄語、惡口等罪。
丑月初十日(夏曆十二月初十)
大士於是日,與藏王密議,將一切經典、佛像、金銀珠寶、法器等物,藏於山石及地中,以備當來學佛弟子之用。大士並謂藏民云︰「吾所傳佛法,雖無錯誤,然恐後世獨有疑議者,請藏王聘請印度大密宗喇嘛五百人,來藏印證。」大士在西藏,智悲廣運,度生功德不能盡述。是時大士之名,梵語為「多爾傑卓羅扎爾」。行者於此日修大士法,能令壽數未盡者,免除危病;數盡而死者,直生極樂世界,或往生大士國土,究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總結︰凡學佛者,如能深信不疑,虔誠修持,隨時隨地得見大士。因大士由西藏去時,因國王臣民號泣攀留,大士乃發願云︰「平時大眾弟子,凡有所請求,無不應願而來;即或無請求者,凡每月初十日,亦必乘願,自來視諸弟子。」行者於是日能虔誠供養、禮誦修法,隨願祈求,莫不成就。
說明︰此記原名《蓮師初十行蹟祈請文,名為精要加持》,為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尊者所述之教授,署名「顛尼雍仲林巴」(二教堅固洲)。原文為讚頌體,改譯為語體文。 諾那祖師原序云︰「仍附藏文於後。」但藏文佚失已久,故今亦不附。
參、蓮師應化要略記
於聖地菩提場金剛座之西北方,鄔金國之西南邊境,信度河入海之處,有羅剎國拂塵洲。海中有島,位於安止龍王龍宮之上。島上有蓮華盛開,第二佛蓮華生上師,由諸佛身、語、意三密之加持,化現於此蓮華之上。此時,上師名為「蓮華金剛」(藏名「措幾多傑」,譯作「海生金剛」。然「海生」為「蓮華」之藻飾詞,故實即「貝瑪別炸」之藏譯)。
復次,上師為鄔金國王因渣部帝(帝釋力)迎請至王宮,禪位授國,而為國王。上師遂以佛法律儀治理鄔金國,引導眾生,置於樂處。此時,上師名「具髻王」(藏名「佳波托就堅」)。
復次,上師為成就廣大利生事業,乃捨王位,住於印度菩提場金剛座南方之清涼寒林,修持成就,降伏寒林內一切空行母。此時,上師名「先達拉企達」(此為梵名譯音)。
復次,上師往四方各處寒林修行,一切智慧空行皆來為上師加持,並得親見金剛亥母,而獲成就,能驅使天上一切月宿星曜。此時,上師名「威猛金剛」(藏名「多傑札波」)。
復次,上師至紅岩金翅鳥林之石窟,尋訪札巴哈帝大師,隨之修持瑜伽密續,親見續部本尊聖眾,而得成就。此時,上師名「釋迦獅子」(藏名「夏迦星給」)。
復次,上師復往印度各處聖地,尋訪一切具大成就持明上師,隨諸大師修持無上密諸教法。其主要者︰從八大持明受「八部行法」,從佛密(藏名「桑傑桑巴」)大師受「大幻化網」,從吉祥獅子(梵名「師利辛哈」)大師受「大圓滿」。此無上瑜伽三大法要,及一切經續等,悉皆受持無餘。由此而親證實相,獲證異熟持明果位成就,超越因乘對性相之概念分別。此時,上師名「具勝願慧」(藏名「洛登卻謝」)。
復次,上師於瑪拉帝嘎之石窟中修持,證得壽命自在持明果位之成就,親見本尊長壽佛現前加持,成就無生無死之金剛身。此時,上師名「無死蓮華生」(藏名「去美貝瑪炯內」)。
復次,上師往至沙霍國,顯現神變,而調伏沙霍國之君臣民,舉國悉皆安置於正法門中。此時,上師名「蓮華生」(梵名「貝瑪桑巴哇」)。
復次,上師重回鄔金國,被置於烈火之中,顯現神變;於烈火中現大海,海中現蓮華,上師端坐於蓮華上。由是因緣,調伏鄔金國之君臣民,安置國王因渣部帝於菩提道中。此時,上師名「蓮華王」(藏名「貝瑪嘉波」)。
復次,上師住於「密嚴住」、「大樂」、「任成密集」、「蓮華密集」等處寒林,傍自生佛塔而居。時有無量空行護法而為眷屬,圍繞而住。此時,上師名「日光上師」(藏名「咕嚕尼瑪韋瑟」)。
復次,上師至西印度,由伏魔空行母之加持,調伏外道。以佛法正義,調伏五百外道論師;復以密法降雷雹,誅度外道咒師。此時,上師名「獅子吼聲」(藏名「僧格札卓」)。
復次,上師至尼泊爾之正論石窟修持,成就清淨嘿嚕嘎之大樂心要,並以普巴金剛法降伏一切魔障,而證得大印持明之果位。此時,上師名「顱鬘力金剛」(藏名「多傑透千札」)。
復次,上師應藏王赤松德贊之請,而至西藏,降伏藏地一切鬼神等,令成護法,並助藏王建成桑耶寺;復於桑耶欽埔紅石窟中,啓建八部行法之祕密壇城,將八部行法分別傳授與藏王赤松德贊等君臣九人,廣弘金剛乘於藏地。此時,上師名「蓮華生」(藏名「貝瑪炯內」)。
復次,上師於名為「獅子願成」之虎穴中,降伏惡魔厲鬼等。復於各處聖地,埋藏伏藏,以利未來末法濁世眾生。復於四大雪山建築修室,於八大石窟建築寺院;於四方岩壁留下足印,於四大名湖留下手印,於南方蒙地之岩上留下身影。復親製五尊自身聖相,埋為伏藏,以恆時無間加持藏地。此時,上師名「忿怒金剛」(藏名「多傑卓洛」)。
復次,上師為解除贍部洲有情之厄難,復回西南拂塵洲羅剎國,調伏所有羅剎眾,作持明空行之王。現今仍以自生持明之究竟果位成就,住於彼處,廣行無量度生事業。
復次,上師雖身住羅剎國,而心常悲念東土。每日朝暮,恆來度化眾生;特於每月初十,必乘願而來。故行者但須至誠憶念,依上師法要而修持,或持上師咒,或向上師祈請,或誦念、思惟上師行傳,如是等者,必獲上師護念加持,一切願求悉得如意,一切苦厄悉得遠離,證諸功德,速至菩提。
後記︰本行傳為《七章祈請文》之一,係蓮師應多傑敦炯(伏魔金剛)之請而傳授之伏藏,由伏藏師桑波札巴(善名稱)祖師所取出,乃一切行傳中,至極精要之略攝教授。原文為讚頌體,今譯作語體文。由伏藏師所取出之蓮師行傳極多,所述亦各互異。然誠如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尊者所言︰「因弟子福緣根器之差別,故所見示現亦差別。」亦如第五世達賴羅桑嘉措(善慧海)所言︰「因所調伏者眾,心差異故,顯現亦異。」故見聞者,切勿執一而非他,更莫互校而疑慮。於一切行傳,皆當不起分別取捨,一一至心恭敬受持。
肆、蓮師法脈傳承記
一、因緣
蓮華生大士實際上無始以來本已成佛,於本來清淨法界金剛光明藏中,自然現證,名「不變光」,為本初怙主(最原始之佛——法身佛)。而其報身,名為「蓮華總持」,展現無盡莊嚴,自顯如大雪海般之五佛身、智、剎土,並外現為無數身相莊嚴,普現於一切十地菩薩之前。至於化身,更是遍於十方無量世界,教化、調伏、成熟一切有情;其事業之廣大,超越一切眾生之思議,稱歎不盡。
現在僅就蓮師在此娑婆世界,化現為「蓮華生」之事蹟而言︰蓮師之所以降臨於此娑婆世界,乃是承法身佛普賢王如來之加持、諸報身佛之灌頂及一切化身佛之商議決定,而來化現。而其化現之方式,乃是由阿彌陀佛之身密、千手觀音之語密及釋迦牟尼佛並一切諸佛之意密,共同加持,如幻化現而生。生而成佛,本無需師承,但為成熟諸有情故,乃隨緣示現,於印度各地遍隨一切密乘大成就者,遍學一切密法,而成集一切密法傳承之大總持尊。今先略述此因緣。
蓮師生即成佛,故化生之後,即於蓮華中,對持藏海之勇父、空行說法。後為帝釋力王迎回宮中,欲禪王位。但蓮師為利益廣大有情,欲捨王位,乃示現誤殺臣子,度其匯歸法界,以此因緣而被放逐寒林。蓮師乃於各大寒林中,降伏寒林中一切世間空行,並得金剛亥母及諸智慧空行之加持。之後,蓮師復至佛陀成道處之金剛菩提場,示現神變。人問其誰,答曰︰「自生之佛!」眾皆不信,且作毀謗。此時,蓮師乃覺須有上師傳承,否則無法利益人道眾生。此即蓮師廣學一切密法傳承之因緣示現。
二、主要傳承
首先,蓮師依大持明札巴哈帝尊者出家,依阿難尊者受戒,依佛母化身之遍喜尼受灌頂。
復次,於諸佛之密意傳承,乃由法身普賢王如來傳金剛總持、五方佛、金剛薩埵,而至蓮師。於持明之表示傳承,則由金剛薩埵傳五大持明——天持明具勝稱天子、藥叉持明流星面、羅剎持明具慧方便、龍持明安止龍王、人持明無垢稱,及鄔金國王帝釋力(因渣部帝,蓮師之養父)等,而至蓮師。
復次,蓮師於印度各地追隨無數諸大持明,廣受無量密乘法要。然其最主要者,則為無上密之三大法要——「大圓滿法」、「大幻化網」及「八部行法」(註)。
(一)大圓滿法傳承
乃由法身普賢王如來傳金剛薩埵、極喜金剛、吉祥獅子,而至蓮師。蓮師將此傳承傳與佛母伊喜措嘉(本智海王)。吉祥獅子乃中國人,赴印學法,得大成就,為大圓滿法傳承中最主要之祖師。其大圓滿法傳承,除傳與蓮師之外,亦傳與貝瑪米札(無垢友)、渣那蘇札(智經)、毘盧遮那(遍照)等多人。其中,毘盧遮那是西藏人,為最初出家之「七覺士」之一,亦為蓮師二十五大弟子之一,亦是赤松德贊時期九大譯師之首。他在赴印求法期間,從吉祥師子受大圓滿法。然大圓滿法分三部︰心部、界部、要訣部,蓮師及無垢友所傳為要訣部教法傳承,毘盧遮那所傳為心部及界部之教法傳承。而要訣部傳承中,蓮師經伊喜措嘉所傳下之傳承,稱為「空行傳承」;無垢友所傳下之傳承,稱為「上師傳承」。
(二)大幻化網本續傳承
由法身普賢王如來傳五方佛、金剛手菩薩、佛密,而至蓮師。
(三)八部行法傳承
由八部行法之本尊傳下,經八大持明,而傳至蓮師。
1.身部傳承︰由本尊妙吉祥閻魔敵(大威德金剛)傳大持明妙吉祥友,而至蓮師。此時,蓮師名為「起屍大樂」。蓮師將此傳承傳付佛智。
2.語部傳承︰由本尊蓮花嘿嚕嘎(馬頭明王)傳作明佛母、大持明龍樹菩薩,而至蓮師。蓮師將此傳承傳付妙音勝士。
3.意部傳承︰由本尊金剛嘿嚕嘎(清淨嘿嚕嘎)傳大持明極喜金剛、大持明妙吉祥友、大持明吽千嘎拉,而至蓮師。蓮師將此傳承傳付虛空藏。另虛空藏亦曾赴印度,親隨吽千嘎拉受此法。
4.功德部傳承︰由本尊殊勝嘿嚕嘎傳大持明不變虛空,而至蓮師。蓮師將此傳承傳付藏王赤松德贊及涅氏智童二人。
5.事業部傳承︰由本尊孺童金剛(普巴金剛)傳大持明札巴哈帝,而至蓮師。此時,蓮師名為「顱鬘力金剛」(多傑透千札)。蓮師將此傳承傳付佛母本智海王。
6.召遣傳承︰由本尊圓滿明王傳遍合歡空行母、大持明達那桑吉,而至蓮師。蓮師將此傳承傳付吉祥智。
7.供讚傳承︰由本尊遍慢尊傳大持明容布古黑,而至蓮師。此時,蓮師名為「釋迦獅子」(夏迦僧格)。蓮師將此傳承傳付吉祥獅子(非大圓滿上師吉祥獅子,而是西藏二十五大弟子之一)。
8.猛咒傳承︰由本尊黑力士傳大持明先登嘎巴,而至蓮師。此時,蓮師名為「忿怒金剛」(多傑卓洛)。蓮師將此傳承傳付遍照。
復次,除此三大法要傳承之外,尚有其他重要傳承,如︰由阿彌陀佛傳猛火天女而至蓮師之長壽傳承,由金剛亥母傳獅面空行母而至蓮師之母續傳承,由金剛手菩薩傳給蓮師之密咒傳承等。如是等傳承極多,不能一一詳述。
三、主要弟子
蓮師本為度化、調伏閻浮眾生而來,其所展現之利生事業廣大無邊,故其弟子亦無量無數。如印度之鄔金及沙霍兩國,皆是舉國君臣民等俱被法化,置於菩提道中。即使僅就藏地而言,其弟子亦難以稱計——僅其得大成就之重要弟子,即有數百;而其中之最重要之代表,則有早期之二十一弟子,中期之二十五弟子,晚期之十七弟子;其中尤以中期王臣伴二十五大弟子,更是廣為人知。
二十五大弟子︰1.赤松德贊(藏王,本門教傳第十代祖師)2.南喀寧波(虛空藏,本門教傳第九代祖師)3.桑傑伊喜(佛智)4.嘉哇秋揚(妙音勝士)5.喀千薩(大城女)6.巴吉伊喜(吉祥智)7.巴吉僧格(吉祥獅子)8.毘盧遮那(遍照)9.涅.渣那古瑪拉(涅氏之智童。「涅」為氏族名稱,相當於漢地之姓氏,以下例此)10.優渣寧波(玉藏)11.多傑敦炯(伏魔金剛,本門教傳第十二代祖師)12.伊喜揚(智童)13.索波.拉貝(索波氏之大德)14.香.伊喜德(香氏之智聚)15.巴吉旺秋(吉祥自在)16.當瑪哲孟(具無極)17.休布.巴吉僧格(休布氏之吉祥獅子)18.嘎巴.巴哲(嘎巴氏之德增)19.嘉哇羅桑(善慧勝士)20.切瓊洛(童壽)21.沃增.巴吉旺秋(沃增氏之吉祥自在)22.瑪.仁千秋(瑪氏之妙寶)23.拉倫.巴吉多傑(拉倫氏之吉祥金剛)24.朗卓.直秋炯內(朗卓氏之寶生)25.拉松.嘉哇蔣秋吉(拉松氏之具覺勝士)。此二十五大弟子,乃表徵諸佛果位之二十五法,即身、口、意、功德、事業,一一各具五支,共成二十五法。復次,此諸大弟子皆為經教傳承之弟子。
除此之外,蓮師尚有伏藏傳承及深淨傳承。
伏藏傳承︰乃蓮師駐藏時對弟子之開示,由空行伊喜措嘉(本智海王,蓮師之佛母,本門教傳第十一代祖師)與王子牟尼贊普(赤松德贊子,後即王位,由蓮師攝政,故習慣稱為王子,本門教傳第十三代祖師)所記錄,由蓮師與彼等所埋藏;後由蓮師所授記之伏藏師所取出,此諸伏藏師即是蓮師之伏藏傳承弟子。實則後世諸伏藏師,多為蓮師當時重要弟子之轉世,如王子拉傑(牟尼贊普次子),蓮師即授記其十三世為伏藏師。
深密淨相傳承︰為蓮師於離藏後,後世中有具緣弟子,蓮師又現身其前,親授教法。如寧瑪巴中最負盛名之中興大師無垢光尊者,由蓮師親授「大圓滿心中心要」;又如本門心印傳承貝雅達賴祖師,由蓮師親付此心印傳承。如是等者,皆是蓮師之深淨傳承弟子。
附註︰無上密,分三次第︰瑪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其中,瑪哈瑜伽又分續部和修部。八部行法屬瑪哈瑜伽之修部,大幻化網屬續部,而大圓滿則為阿底瑜伽。此三大法要,為一般寧瑪巴共通之主要法門。但本門之修持,於此中僅取大圓滿要訣部之「心要」(寧體)及「心中心」(仰的)部分,另以祖師融攝顯密精要而成之「蓮華心要」,為主要修持法門。故本門未傳八部行法及大幻化網,以相對於大圓滿法,前二法仍屬方便,未究竟故。
後記︰本文資料主要參考來源有三︰一是由伏藏師桑波札巴(善名稱)尊者所取出之伏藏《七章祈請文》中,蓮師應南喀寧波(虛空藏)之請而傳之教授;二是由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尊者所著之《蓮師略傳》;三是《藏漢大辭典》,另亦間有參考其他伏藏傳記。其中,部分資料和一般說法相異,乃因各種伏藏記述本自不同,非關訛誤,特此說明。
伍、蓮師剎土勝妙記
爾時,鄔金上師蓮華生大士,於西藏應化因緣已盡,遍觀未來眾生因緣。見西南拂塵洲羅剎國,若不調伏,行將侵擾贍部有情,成大厄難。遂於貢塘山乘天馬至其處,而調伏之。
此羅剎國,位於鄔金國西南邊境之外,信度河入海處之外海中。中一大島,名「拂塵洲」,周圍環列八小島,同屬羅剎國度。羅剎王名「顱鬘」(藏名「拉恰透千」),鄔金上師度脫其神識匯歸法界,而入其身中,以羅剎王之身分,教化羅剎眾,轉拂塵洲成鄔金淨土,並於周圍八小島中,廣傳八部行法。是故此鄔金淨土,遂成贍部洲五大清淨聖處之一(註一)。
此拂塵洲,非唯為蓮師調伏後始成聖地,乃於往昔劫初,諸佛誅度馬占汝札,密法流布於世(註二)。彼時馬占汝札之身裂為八塊,分落八處,成八大密法聖地,而拂塵洲乃其心所落之處。具此殊勝之緣起,復曾為金剛亥母特別加持,故今為蓮師所調伏,成五濁贍部中之勝妙地行剎土。凡能至此處者,決定成就無疑。
拂塵洲之中央,有一銅色吉祥山。山之底基位於海底安止龍王之境域,山之半腰處於空行之境域。山之頂巔極不可測,如貫色究竟天之境域。於其山頂,有一自然天成之大越量宮,名「蓮華光」。此即蓮師所居之壇城。
此蓮華光宮,為諸寶和合而成,清淨明澈,無有內外,絕離對待,超越思量。東面宮牆由水晶所成,南面宮牆由毗琉璃所成,西面宮牆由紅寶石所成,北面宮牆由帝釋青所成。四面之廊廡、宮門、牌樓、台階等,皆分別顯現四種事業之相應色︰東面顯為藍色,表息災事業;南面顯為黃色,表增益事業;西面顯為紅色,表懷愛事業;北面顯為綠色,表降伏事業。而於簷角牆緣等處,復各以眾寶瓔珞鈴網等,而為無量莊嚴。
此越量宮之外,處處而有如意寶樹,周匝行列;處處而有八功德池,湧甘露泉;處處而有五色虹光,名「蓮華光」,如雲瀰漫,遍覆內外虛空地面,無處不現。簡要言之,此蓮華光淨土,無量功德莊嚴,等同極樂;入不思議境界,等同華藏。
於蓮華光宮之內,亦即蓮師壇城。中央為三世諸佛總集之蓮華生上師,趺坐於大寶蓮華、八角日月輪墊上。蓮師之身,體相魁偉;威神赫奕,超勝須彌之山王;光明熾盛,超勝千日之光輝;妙顏微笑,如青蓮之新敷;雙目炯明,如日月之爭耀。而其身色、手印、法器、服飾等,則隨其所起息、增、懷、誅密用四事業之因緣,而作種種不同之示現。蓮師之語,和雅宏亮,超勝千龍之吟嘯;宣說深密法音,無有窮盡。蓮師之意,密意深廣,超勝無邊之空際;以大悲心,普現無量數之化身,遍滿世間,救度一切有情,迅疾逾於電掣。
蓮師周圍四方四隅,分住八大嘿嚕嘎(註三)。各立於以顛倒魔障為墊之座上,表徵降伏內外魔障之威德。
於八大嘿嚕嘎之外,四方分別住有四部骷髏使者及四部空行,以種種寒林裝飾而為莊嚴(註四);以遊戲舞姿,分立於四方之四瓣蓮華座上。
復於此等之外,蓮華光宮之四面廊廡,處處遍滿持明與空行等聖眾。於供台上,無量天女廣行外、內、密等三種供養。特於外供,以遍世間之六欲妙供,興廣大普賢供養雲聚,而為供養。
復於蓮華光宮之四方四門,分住四大天王,而為守護;遣役八部鬼神,以降伏魔外。
若諸眾生,生虔信心,至誠祈請,於時蓮師壇城,隨應降臨,頓現其前。天樂偕作,妙香瀰馥,傘蓋飄揚,空行曼舞;諸忿怒尊口發「吽、呸」之聲,響逾千雷,貫徹霄漢。如是蓮師與諸眷屬聖眾,住行者前,為除障礙,圓滿願求,護念加持,恆不捨離,直至菩提。
何以故?當知凡聖同在一心,千里不出一念。具信弟子,鄔金淨土當下即是,故能爾也。是故大眾,應具如是真實信解,一心恭敬,憶念祈請。正憶念時,即是上師現前加持之時。緊記斯教,切要勿忽!
後記︰此教授為《七章祈請文》之一,係蓮師應空行移喜措嘉(本智海王)之請而傳授之伏藏,由伏藏師桑波札巴(善名稱)祖師所取出。原文為讚頌體,今譯作語體文。
註︰
一、五大聖處者︰中央菩提場金剛座,為釋迦牟尼佛成道聖地;東方五台山淨土,為文殊師利菩薩聖地;南方普陀落迦山淨土,為觀世音菩薩聖地;西方鄔金淨土,為蓮師聖地;北方香巴拉淨土,為時輪金剛傳承法胤王聖地。
二、密法流布之因緣︰最初由犯戒之密行者轉世為魔王馬占汝札,危害世間。後由金剛手菩薩,及觀世音菩薩化現馬頭明王、綠度母化現豬面忿怒母,共調伏之,成金剛乘之大護法;諸眷屬等,咸為外護。由是密法廣傳流布(參見鄔金林巴尊者所發掘之伏藏《蓮華生大士本生傳》)。
三、八大嘿嚕嘎︰為八部行法之本尊。
四、寒林莊嚴︰忿怒尊及密行者之莊嚴,皆寒林中所取用之物,如屍血骨皮等類,故名「寒林莊嚴」。一般所稱「寒林莊嚴」,多指忿怒尊之寒林八飾︰五骷髏冠、人頭珠鬘、象皮肩帔、人皮上衣、虎皮下裙、人油胭脂、血點、骨灰團。密行者之莊嚴,則為六相莊嚴︰人骨所作之頭冠、頸飾、耳璫、手釧、腋絡、腰帶(寂靜尊之莊嚴,有八寶、五綢等十三種莊嚴,皆顯同天界之受用,故名「天莊嚴」。八寶︰頂寶、天冠、耳璫、頸飾、瓔珞、珠鬘、手釧、足釧;五綢︰冠帶、肩帔、天衣、重裙、腰帶)。
陸、蓮華生大士祈禱文
一、〈諾那祖師親授蓮師讚〉
吽!
上師垂跡鄔金國,於海蓮中應運生;
稀有難逢求必遂,蓮華名稱十方聞。
空行佛母恆圍遶,我現至誠而祈請;
大力加持速降臨,決定賜我勝成就!
說明︰本祈請文原名〈七句頌〉,亦名〈七金剛句祈請頌〉,為第二伏藏王咕嚕旺秋所取出之伏藏。據傳本祈請文乃於法界中自然顯現,並非人力所造,涵義深密,乃屬「意之極密伏藏」。
二、〈如意頌〉
三世佛化蓮花生,一切大樂成就主,
大力伏魔除障礙,殷勤懇切求加持,
消除內外密諸障,如願成就祈加持!
說明︰〈如意頌〉,原名〈三世諸佛頌〉,為大伏藏師鄔金秋吉德欽林巴所取出之伏藏,據稱此頌加持力極大,可單獨誦念此〈如意頌〉而作祈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