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代祖師

大持明金剛阿闍黎耶蓮華金剛藏班智達吳公潤江上師應化弘法紀要

一、德本夙植,福德智慧之男

金剛大阿闍黎法獅子吳潤江,為廣東開平縣樓崗鄉平崗村人。父國楨公以燭芯為業,性至孝;究陰陽葬經之學,遇輿師孔吉堂先生,往開平相地。得地於佛子凹,形如猛虎跳欄,乃營葬曾祖錫福公於此。吉堂先生言︰「後世當有盛德子孫,騰踔飛越、奔軼絕倫者。」

後數年,上師母張太夫人孕,夢神人云︰「德本夙植,當生福德智慧之男。」清光緒卅二年(西元1906年)夏曆七月初十日,蓮華生大師誕辰,上師乃降。卿雲靉靆,天龍八部,並為瑞應。翌日,有二小兒來,神高形茂,齎經為壽,旋忽不見。

二、皈命醫王,修習紅教無上瑜伽,精進不怠

上師六歲入學,受業於諸宿儒,遍讀群經子史,又習佉盧文於聖心書院。畢業後,從商香港;後復回穗(廣州市之別稱),任英文日報翻譯之職。後北上京、滬任事,以迄抗戰;軍興始回粵,旋徙居澳門。民國十四、五年間,上師時年廿歲,以身體不調,久藥未癒,復遇逆緣,乃皈命醫王。

民國十七年,上師與友人伍佩琳於穗皈依近代禪宗泰斗虛雲老和尚,老和尚時年八十九高齡。民國廿年秋,瀋陽事變,南京佛教居士林眾善信虔請西康諾那呼圖克圖開息災法會,以遏寇虐,修「大白傘蓋佛母法」。上師由友人陳肇祺引介,於此法會中皈依諾那呼圖克圖,並受灌頂,承紅、白二教之心傳,法名「貝瑪別炸」(蓮華金剛藏),乃修習紅教無上瑜伽,精進不怠。

三、得金剛大阿闍黎位,發願以紅教無上瑜伽利樂有情

上師自皈依諾祖,不期年即得厥三昧,蒙諾那祖師授記,得金剛大阿闍黎位。民國廿一年夏,自南京回粵省親。離京時,曾於諾那師佛前發願︰以紅教無上瑜伽傳至本土,利樂有情。師佛甚嘉其志。

上師回穗匝月,未遇有緣人,引以為憾。去穗之前一日,往西南執行部訪友人高振漢,同至六榕寺蔭園茶話,遇羅嘯璈、謝英伯、沈文興三居士至。羅與高為友,羅言得「大白傘蓋咒」,未諳梵文;高以上師曾修習藏密為介,上師為說從學西康諾那呼圖克圖因緣。羅喜,共議迎請諾師南來弘法,而上師之願乃償。

上師回京後,是歲杪,羅嘯璈居士與上海鄭灼辰、鄭又明、李佩弦至京,乞上師導見諾師皈依、灌頂。時都人士對於藏密頗多異議,上師輒為之解除覆障,斷疑生信。未幾,戴季陶、居正、朱培德承事諾那活佛,而紅教聲華乃光爍無比。

四、奠定廣東藏密基礎,首度於滬開壇弘化

民國廿二年春,上師力勸王家齊、何叔達等,從學諾佛。王為海南人,何為蒙古人;一南一北,皆得圓滿菩提。王家齊居士,法名「貝瑪布達」(蓮華正覺),後亦蒙諾那祖師授以金剛阿闍黎位;二師同拜諾佛門下,情誼深篤,相互護持,終身不渝。

民國廿三年,上師隨諾師赴廣州弘法,開「息災利民法會」於多寶路,啓發學人念觀三昧,奠定廣東藏密基礎。民國廿四年,上師隨諾佛應簡玉階居士之請,至上海弘法;法事已畢,諾師回京,任國府西康宣慰使,入川還康綏撫。

諾佛入川後,上師受命弘化,眾善信乃恭請上師至上海瑜伽精舍傳法,首度開壇弘化;嗣是在京、滬兩地傳法,皈依者實繁有徒。其冬,與中山鄭清葵女士婚;次年歲末,同旅居澳門。

五、超度萬壇六道齊解脫,怨親平等九界恩澤被

民國廿七年,上師鑒於抗戰時期,兵燹、癘疫、饑饉迭起,生靈塗炭,乃發心修「阿閦如來超度法」一千壇,使鋒鏑眾生,生蓮花內。如是起修,至五百六十壇,而第二次大戰結束。

第一期「濟生度亡息災法會」,於民國廿七年六月十五啓壇,至民國卅八年春在廣州中山大學校結壇圓滿。

第二期「濟生度亡息災法會」,於民國卅八年秋在澳門啓壇,至民國四十四年五月望日在九龍諾那精舍圓滿。

第三期「濟生度亡息災法會」,於民國四十四年七月望日在九龍諾那精舍啓壇,至民國四十八年四月廿二日在九龍諾那精舍圓滿。

第四期「濟生度亡息災法會」於民國四十八年四月廿五日啓壇,至民國五十三年清明節在香港諾那精舍結壇。

第五期千壇於民國五十三年盂蘭盆節啓壇,至民國五十六年十一月圓滿結壇。

第六期千壇於民國五十七年清明啓壇,民國六十年內圓滿。

上師自民國廿七年起,至民國六十八年示寂前,「濟生度亡息災法會」連續修持四十年,每日三小時,無有間斷,圓滿萬壇「阿閦如來大超度法」。六道齊資,含靈遍度;澤被九界,功逾恆沙。

六、建立諾那精舍,上報佛恩,下利有情

民國三十四年光復後,上師常往來於省(粵)、港、澳之間,為諸佛子傳法、灌頂。

民國四十二年間,許讓成、何佩芬伉儷為其次子許少榮君消除業障、增益福慧壽命故,延請上師之弟子趙澤生居士為之修法除障;修法數壇,許子宿疾果痊,乃發願籌建「九龍諾那精舍」,以報佛恩。復經港、澳、臺各地道侶之助,於是年十二月初八釋尊成道日開幕。嗣此常恆修持,第二期千壇超度大法已在民國四十四年五月中旬諾佛寶誕圓滿;復借上師五十壽誕,第三期「濟生度亡息災法會」於九龍諾那精舍啓壇,功德廣布。是上師知命之年,悲智雙修,饒益有情,更強其荷負,以報佛恩者也。

民國五十年,上師自美、加弘法返港後,九龍諾那精舍原址因香港政府劃為徙置區,限日拆遷。故以北角名園西街四十九號二樓暫作「香港諾那精舍」,繼續隱居修法,使無上甘露法雨普及一切。民國六十八年二月下旬,於北角英皇道五洲大廈,新購香港諾那精舍交屋。

七、蒞美、加弘法,開藏密普傳全球之先聲

民國四十九年歲杪,上師應美國舊金山大埠正善佛道研究會伍佩琳、李卓平等居士之恭請,乘船赴美弘法。接船者,有正善佛道研究會伍佩琳、李卓平、嚴貴東、唐梁瑞珍及諾師舊弟子張香譜校長、謝實之、至德總會吳灼德等居士。

上師在正善佛道研究會駐錫十月,所傳之法甚多,如蓮華大士、彌陀、藥師、觀音、度母、摩利支天、施食等諸大法。又於是處修大超度法數十壇,在第一壇已令正善佛道會諸弟子數十人,親睹先靈臨壇,當中有數人可與先靈通話。其靈感令人不可思議之處甚多。

民國五十年春,上師應加拿大溫哥華中華總商會主席吳致光恭請,前往專修超度法三晚,駐錫於周栢棠公館,修法靈感亦多。在會歡迎之華僑,不下數千人之眾,由僑領林西屏致歡迎詞,極盡隆重之儀。其中,華僑林軒之子林金培在雲埠精神病醫院,患癲狂病多年,經上師加持,立刻痊癒。其病爽然若失。

上師在溫哥華弘化二星期,又赴多倫多,曾與詹勵吾居士敍會數次。繼乘機赴紐約,在紐約美東佛教總會傳「彌陀十念法」,皈依者有應金玉堂居士、汪子剛夫婦、俞俊民夫婦、朱智健夫婦等十餘人。在紐約傳法後,逕飛返舊金山,繼應中美文化會余天休博士恭請,對美國人宣講佛法,聞法者有中、美人士百數十人。在洛杉磯居住期內,與舊弟子黃偉林居士相敍;又應華美文化學院院長黃文山博士恭請,到該院宣講佛法,聞法者有中、美人士數十人。

民國五十年六月中旬,由美乘船,起程回港。送行者有︰正善佛道研究會伍佩琳、李卓平、嚴貴東、唐梁瑞珍,及諾師舊弟子張香譜校長、謝實之,至德總會吳灼德諸位,智珠、智淵兩弟子及黃日光諸居士。至七月初一抵港。

上師在美、加弘化,在舊金山先後皈依者,計有︰華僑百餘人;美國人士,有陸軍醫院護士兩人、女律師一人及高登夫人,男性兩人。在洛杉磯皈依者,有︰荷蘭籍博士一人、瑞士婦人一人,華僑數人。自此,藏傳佛教在海外另闢天地,上師實乃普傳藏密無上心法於西洋之先河,較諸西藏師僧等更早。

八、藏密普傳東南亞,廣揚馬、菲、新

民國六十一年,上師應馬來西亞王甡根等居士之恭請,赴馬弘法一星期,繼赴新加坡弘法一星期。

民國六十三年冬,上師復應菲律賓黃永成、黃道由、黃還淨諸居士之恭請,由黃道由夫人暨陳謝玉女士陪同赴菲,弘傳大法。歷時兩月,皈依者甚眾。菲律賓諾那精舍亦於此時開光,佛教領袖及僑社時彥雲集觀禮,極一時之盛。蔡忠厚居士專程赴菲,協理法務。

民國六十五年九月下旬,上師應王甡根居士之恭請,二度抵馬來西亞各地,弘法兩月;十二月三日,上師轉往新加坡弘法。

民國六十六年四月廿九日,上師應邀,二度赴菲律賓弘法;六月十二日,離菲返港。

民國六十七年七月廿日,上師三度赴馬來西亞、新加坡,弘法三月。

九、勘經校印,集諸要訣;普潤群生,同圓種智

民國廿一年冬,西康諾那呼圖克圖於南京傳授「聖救度佛母修持法」予上師及梅光羲、余崑陽、余文華、倪壽川、李德圓等六人,並由上師輯錄。上師又編纂《諾門普傳真言錄》,由陳肇祺作序,有云︰「吾尤願吳子本普傳密咒之大悲心,現阿闍黎之身,化度無限之末法苦眾生也。」

民國廿二年十月,上師重編《佛說大白傘蓋總持陀羅尼經》竟,梅光羲跋。

民國廿三年冬,上師與蓮華正覺王家齊上師合力校編《藥師瑠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聖救度佛母修持法》亦由上師輯成付梓。

民國廿九年,上師編纂《四加行簡軌》。

民國四十九年歲杪,上師假美國舊金山大埠正善佛道研究會講堂,講解《佛說阿彌陀經》,由上師長女公子吳瑞瑛記錄。

民國五十五年釋尊聖誕,上師於香港諾那精舍講授《修心要訣》,由談天演居士筆錄整理。

民國五十六年,上師校勘《地藏菩薩本願經》,並於夏曆五月十六日書序。民國六十年夏曆二月廿五日,上師親撰〈地藏菩薩本願經心要頌〉暨〈地藏菩薩讚〉。

民國六十年重陽,上師口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由弟子顧寂曜居士筆錄成書。

民國六十一年十月初十,上師口授《般若波羅蜜多心要經講義》,弟子顧寂曜居士筆錄。十二月初五,美國大乘寺落成,上師作〈心佛頌〉以紀念之。

民國六十二年四月五日,上師口述《密乘傳承略說》,談天演居士筆錄初稿,顧寂曜居士敷演成文。十月,上師寄付錢智敏居士《了生脫死》一書,囑其重印;次年三月,為作〈重印《了生脫死》序〉。

民國六十五年夏曆七月初十,蓮師暨上師聖誕日,上師撰〈龍翔歌〉以紀念。夏曆十一月廿二日,上師重新修訂之《修心要訣講義》完成。

民國六十六年十一月廿九日,上師第七度蒞臺弘法,口授〈淨土法門之鑰〉(又名〈淨土心要〉)。

民國六十七年二月廿一日,上師口授〈超出世間修心要訣〉,由顧寂曜居士紀錄。七月,上師第三度赴馬來西亞弘法;九月,於吉隆坡講授《圓覺經》。

上師之譯著、編述甚夥,流通海內外,有譽於時;另編定密乘法本數百種,垂囑錢智敏、朱慧華二居士逐步彙印成冊,並親自定名為「密乘寶藏」。

十、嘉惠青年學子,令獲甚深法益

民國卅七年,上師應廣州中山大學諸教授之請,在校內南軒為諸教授演說藏密玄要,開示涅槃正路。其見聞者,無不蒙益。時上師發心虔修之第一期超度大法一千壇,亦於南軒圓滿;諸教授乃迎請上師至留法同學會,聚餐誌喜。上師復發願更修超度法二千壇,以此功德,祈獲世界三百年和平之願望。

民國五十八年元月十九日,上師應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吳院長俊升、研究所唐所長君毅恭請,在該院研究所宣講佛學,題目為「佛教的宇宙觀及人生觀」。與會者有︰吳院長俊升,唐所長君毅,文學院潘院長重規,高級講師程兆熊、羅時憲、謝幼偉諸先生暨霍韜晦、麥仲貴、曹仕邦、許兆理等同學多人。演講時間歷兩小時之久,各教授提出關於佛教的各種問題,上師均一一圓滿答覆。

民國六十四六月,上師第五度蒞臺弘法,應世界新聞專科學校(世新大學)佛學社之恭請,於該校講演「佛學淺說」。

民國六十六年十一月廿八日,上師第七度蒞臺弘法,應王守益、梁乃崇居士之恭請,於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講演「世界佛教沿革略說」,獲該校師生及佛教界褒美。

十一、七度蒞臺弘化,傳諸成佛心要;囑切彌殷,寄意良深

民國四十七年春,上師應歐陽亞麗(黃毓沛將軍夫人)、歐陽坤麗(李及蘭將軍夫人)兩姊妹敦請,首度蒞臺弘法。駐錫臺北市信義路李宅,弘化兩月餘,傳授蓮花生大士、如意輪觀音、「彌陀十念心要」、「觀音施食法」及摩利支天等大法,皈依弟子數百人。

民國四十九年,上師復應歐陽亞麗及楊秀鶴兩居士之恭請,再度來臺,駐錫臺北三重德林寺,傳「彌陀十念心要」及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要訣,及「一念成佛要門」等諸大法。弘化近兩月,然後返港。

上師晚年,曾三度弘化馬來西亞,一度往訪菲律賓;而臺灣則前後蒞臨達七次之多,幾乎投注大部分心力於臺灣,可謂囑切彌殷,寄意良深。

民國六十二年五月,應立法委員韓同邀請,上師第三次蒞臺。駐錫中央新邨韓府,並赴各地弘法,為時兩月。中華佛教居士會理事長李謇、錢召如居士及錢學敏、朱靜華伉儷均於此時皈依上師座下。上師並授「心要法」予錢學敏(法名「智敏」)、朱靜華(法名「慧華」)二居士。弘法期間,上師辛勞致疾,由田璧雙居士延醫治療,蔡智厚等居士侍奉湯藥,備嚐艱苦。八月,上師將諾那祖師親書之各種咒輪付印,印刷費由港、臺各地弟子合力募資。

民國六十三年六月九日,上師應金剛贈經會錢智敏、朱慧華二居士恭請,第四度蒞臺弘法,駐錫臺北市敦化南路三九零巷十四號金剛贈經會錢宅,由蔡智厚居士侍奉起居。當日,上師即於錢宅為錢智敏、朱慧華、蔡智厚、田璧雙四人授以「金剛阿闍黎大灌頂」。駐臺期間,首應中華佛教居士會理事長李謇居士之恭請,於六月十五日至廿五日,在該會弘法五次,傳授「彌陀十念法」、「直生淨土大法」(頗娃心要)、「蓮華生大士專修法」、「大悲觀世音菩薩相應法」、「摩利支天法」、「大白傘蓋簡修法」、「施食法」及「藥師佛法」等,皈依者數百人,周宣德居士亦於此時皈依。復應全臺弟子恭請,往赴各地傳法,歷時兩月,弘法數十會,皈依受法弟子近千人。「臺灣諾那精舍籌備處」隨之成立,中華佛教居士會亦於此時成立「密宗弘法委員會」,聘請甘珠活佛、格賴達吉活佛、華藏上師為名譽理事,指導修學。是年八月,上師將第四次蒞臺弘法所有供養金共十一萬四千元臺幣,捐作臺灣諾那精舍購屋訂金;九月十九日,又修書禮請沈經熊老居士協助臺灣諾那精舍籌辦事宜。

民國六十四年四月五日,蔣總統中正先生逝世;上師自七日起,為其修大超度法,連續七晚。五月四日,上師應臺北大慈佛社社長監察委員鄧蕙芳居士、沈經熊老居士、金剛贈經會錢智敏居士之恭請,五度蒞臺弘法,由余家穀居士侍奉起居。臺灣諾那精舍亦於是時成立。五月廿五日,上師就任大慈佛社導師。該社特以隆重儀式歡迎,各界賢達及教內顯密諸大德多往致賀,上師即席傳授「十八羅漢咒」。五月廿八日至六月一日,上師在該社傳「蓮華生大士簡修法」、「大悲觀世音簡修法」、「大寶廣博樓閣陀羅尼」、「直生淨土大法」、「不空羂索大灌頂光明真言」、「施食法」、「彌陀十念法」、「白度母念誦法」、「準提佛母念誦法」及舉行超度法會。大專院校學生皈依者甚眾,大慈佛社同修全皈座下。臺灣諾那精舍及金剛贈經會並普贈上師開示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諾那上師離港前夕開示錄》、《貢噶上師皈依錄》等經書及綠度母等法相結緣。上師復往中南部各地弘法,廣結勝緣。七月三日返港。

民國六十五年元月中旬,上師復應大慈佛社、臺灣諾那精舍之請,六度蒞臺弘法。張子光居士侍奉起居,左美玲、林慧莊、古清美等居士任譯講。廿一日至廿九日,在大慈佛社弘傳密法。與會大眾有大專學佛青年與各界善信,其數相當,濟濟一堂,甚為難得!傳「如意輪觀音修持法」、「施食法」、「釋迦佛十八羅漢觀行儀」、「蓮師簡修法」、「大白傘蓋楞嚴總持法」、「臨終法要」、「綠度母簡修法」、「開頂法」等,皈依者數百人。復假蓮華精舍,傳授「心印要門」。二月,上師赴中部主持臺中諾那精舍(位於臺中縣潭子鄉頭張路廿七號)落成慶典,乃由田璧雙、蘇清標兩居士發心創建,各地同門慨輸淨資支應,是為上師慈力加被在臺設立的第二處共修道場。

民國六十五年,上師觀察時節因緣已屆,即在臺北傳授「藏密紅教寧瑪巴派第七代傳承大法」,傳法錄保存於臺灣諾那精舍。禪宗在六祖前,屬單一傳承,至六祖惠能大師而廣傳;密宗紅教寧瑪巴派心法傳承,至第六代蓮華金剛藏班智達吳公潤江上師,亦打破以往單一傳承的先例,改為廣傳。其時節因緣,殊不可思議!足以說明臺灣為漢地佛教法脈之所繫。今後,密宗揚芬吐秀、普濟群生,臺灣佛子無疑亦將挑起較以往更為重大、艱鉅的責任。

民國六十六年十一月十三日,上師復應臺灣諾那精舍錢智敏、朱慧華伉儷、錢素娟居士之恭請,七度抵臺弘法,駐錫臺北市忠孝東路凌雲大廈錢素娟居士自宅,張子光居士侍奉起居。左美玲、林慧莊、古清美居士任譯講,假中國佛教會傳法多次,座無虛席,盛況空前,為歷年弘揚密法所僅見。上師歷次蒞臺傳法,除於臺北法筵宏開、作獅子吼外,皆分應全臺各地弟子之迎請,赴各地弘法,隨緣接眾。

民國六十七年元月十二日,上師圓滿兩個月弘法行程,離臺返港。上師此次駐臺期間,囑咐錢智敏居士自建臺灣諾那精舍,登機返港時猶諄諄囑告;且囑咐朱慧華居士籌建華藏精舍,以紀念上師。此時,上師已稍透示寂之機微。

十二、代受眾業,令得安隱;弘法濟世,圓滿寂滅

民國六十七年七月廿日,上師三度赴馬來西亞、吉隆坡、怡保、檳城、關丹、新加坡等地,弘法三月。時馬國正流行血蟲病,上師為濟度有緣,代受眾業,使病患得健;因過度勞累,返港時身心憊甚。十二月,上師鑒於國際情勢日益險峻,恐再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遂修護國、止戰等法,期消弭戰禍於無形;復擬定十二月底八度蒞臺,為臺灣諾那精舍新道場落成主持啓用典禮,並傳護國、卻敵、止戰諸法。然以道場未能如期竣工,兼之上師身體違和,每況愈下,終未能成行。

民國六十八年二月,上師身體經調養後,漸有起色,原擬於暑假前,再度蒞臺弘法。三月,上師將最後一次理髮所剪下之全部頭髮,垂囑左慧玲居士攜回臺灣,付與錢智敏、朱慧華二居士供養。遺囑中書明︰香港諾那精舍由九人委員會負責管理,待第七代祖正式弘化,始行接替。上師簽名後,並命左慧玲居士在遺囑中簽字,以為見證。可見上師臨終,已預知時至,種種事項均早有明示、安排。

民國六十八年歲次己未四月十日(農曆三月十四日)丑時,上師安詳圓寂於香港瑪麗醫院,世壽七十有五。上師最後囑告諸弟子之語為︰「凡人生存有因緣。因緣盡,我壽盡;因緣未盡,我壽未盡。視生死輪迴如空華,必可免流轉。」

上師本懸記住世一百廿歲,然因去歲赴馬弘法,度眾過勞;又於尚未恢復之時,因悲愍世界開戰而致眾生苦難無窮,為禱世界和平、眾生安樂,乃修護國、息災等法。終因損耗成疾而入寂滅,實為捨壽以救度有情。上師視眾生如獨一愛子,寧捨身命,而為救護。其悲心之深切,可謂昊天罔極,垂範千古也!

民國六十八年四月十五日,在港舉行上師荼毘大典。荼毘時,天空現瑞雲連綿,祥光衝天;荼毘後,得五色舍利約四千餘顆,大者如豆,小者如粟,並有金、銀舍利(大者約如小指之半,呈金紅色),甚為稀有,見者稱歎!四月廿二日,臺灣諾那精舍弟子假臺北華嚴蓮社舉行追思法會,副總統謝東閔先生頒贈「弘法濟世」匾額致悼,法稱上師、郎靜山大師等致送輓聯;中華佛教居士會李謇理事長,五峰山林祥煌上師,立委徐中齊、錢劍秋等,親臨致哀。儀式莊嚴肅穆,各地沐恩弟子與會者數百人,對一代宗師之圓寂,同伸哀仰,愴懷莫名。

十三、以禪為體,以密為用,以常寂光土為歸宿

上師為諾那祖師門下,當代唯一住世弘化之大持明;另一大持明為鷹都喇嘛,長期掩關於尼泊爾。上師自中年起,在國內外弘傳密法,因緣殊勝;法化廣被,從學弟子逾數十萬人。

上師乃大勢至菩薩應化,亦為貝雅達賴祖師再來、達摩祖師之後身。如《金剛上師諾那呼圖克圖法語開示錄》云︰「貝雅達賴祖師是金剛手菩薩之化身,體貌甚威嚴,心甚慈悲。無論何人拜見祖師者,均不敢仰面而視。又金剛手菩薩是大勢至菩薩之忿怒像,達摩祖師又是金剛手菩薩之化身,故稱為大勢至菩薩之化身亦可,稱為金剛手菩薩之化身亦可。」上師與諾那祖師彼此發願︰生生世世,互為師徒;故上師法嗣,當為諾師再來。

上師傳承蓮華生大士、諾那呼圖克圖之大圓滿心要,而克證佛果。上師不共心印法統,由釋迦牟尼佛傳文殊師利菩薩,再傳蓮華生大士,繼傳貝雅達賴祖師,復傳金剛上師諾那呼圖克圖,續傳蓮華金剛藏班智達而為第六代祖,一脈相承,統攝藏傳無上密法與漢傳大乘心要,是為「圓覺宗」。上師所授心法,「以禪為體,以密為用,以常寂光土為歸宿」,離諸戲論而現起大用,洵為普應群機、切合時會之圓頓法門也。

上師圓寂後,各地弟子仍精勤修持,不敢或懈。臺灣諾那精舍於民國六十九年假臺北信義路建立新舍,紹述上師悲心宏願,廣傳密法,救度眾生;民國七十三年,因從學弟子益眾,精舍不敷使用,後假南京東路新廈建立新道場,定名為「諾那.華藏精舍」,以紀念兩位祖師之垂跡應化。普願圓覺宗弟子皆能不負上師悲願,光大寧瑪巴無上心法,普度三乘眾生,早日圓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