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小天池諾那塔院簡介

一、廬山的歷史要位

  廬山位於中國江西省九江市南郊,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評定的文化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自古即被認為是中國山水文化的縮影,在歷史上佔有一席重要地位;與莫干山、北戴河、雞公山,並列為中國四大避暑勝地。

  自東晉以來,中國歷代著名的高僧、文人、政治人物,都曾在此留下過重要的歷史印跡。舉凡慧遠大師、司馬遷、陶淵明、王羲之、白居易、李白、蘇東坡、朱熹等,歌詠廬山的詩歌辭賦有四千餘首。

  廬山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影響非常大,堪稱中國的政治名山,亦曾是國民政府的「夏都」,乃中國的政治中心之一。西元1959年、1961年和1970年,時任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曾三次在此主持大會,即著名的「廬山會議」。

二、諾那呼圖克圖於廬山的足跡與遺澤

諾那呼圖克圖

   清末民初,諾那呼圖克圖身處藏族與中央領土糾紛的時代背景。藏方認為多康乃屬藏方舊地,應屬藏方管轄;中央則認定為一獨立之行政區,應屬中央管轄。漢藏衝突,即由此展開。

  西藏地方政府在英國人的支持下,屢次東進,目的是希望能夠促成西藏獨立。因此,在東進的過程中,造成了三次大規模的武裝衝突。在此三次衝突當中,諾那呼圖克圖選擇支持中央政府。諾那呼圖克圖身為類烏齊寺「揚貢拉章」的管家喇嘛,他進行歷史性的抉擇——擁護「五族共和」, 伸張民族正義,維護國家大局。於此艱困的非常時代,成就了諾那呼圖克圖傳奇的一生。

  1923年九月,諾那呼圖克圖因武裝衝突,由西藏潛逃至漢地,獲得時任臨時大總統段祺瑞接見。 呼圖克圖陳述康區及川邊政情,並申張治康、治藏之策,段祺瑞對於呼圖克圖護國抗外之壯舉,尤為讚歎。

  1929年,國民政府任命諾那呼圖克圖為蒙藏委員會委員,自川返回南京,旋兼任第二屆立法委員。從此,諾那呼圖克圖護國抗外、情懷康區、剛烈不屈的事蹟,逐漸被正史所納。呼圖克圖在內地弘揚無上密法的影響,逐漸擴展開來;其應化利生的地域面積,亦越來越寬廣,以至於四海。

  1934年3月4日,諾那呼圖克圖年屆古稀,鑒於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科技武器殺人之慘,前所未有,復於南京登隆巷駐京辦事處,普傳「二十一聖救度佛母修持大法」。夏末,西康宣慰使公署祕書長韓大載居士陪同呼圖克圖前往江西廬山靜修,再傳「二十一聖救度佛母修持大法」。呼圖克圖與弟子韓大載居士一行至小天池時,呼圖克圖忽駐足不前,沉思不語,並對韓大載居士等隨行眾人言:「這裡,就是這裡,便是吾身後之地……汝等入心。」三年後,韓大載居士再度回到廬山小天池,為師佛籌辦修建舍利塔事宜。

  1936年5月12日, 呼圖克圖示寂,遺囑:一、停尸三日不動,二、遺體火化,三、遺骨送返廬山安葬。報請紅軍總部,一一照辦。

  5月14日,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第五局局長王維舟所請主持荼毘事宜的絨壩寧瑪派喇嘛到來,於當晚九時為呼圖克圖入斂。呼圖克圖全身輕軟,縮小如嬰兒,鼻垂紅白菩提二寸許,無屎溺,周身骨節如綿。

  5月15日上午九時,於南郊建土龕荼毘,紅軍代表齊集輓送。火及身,化為五色長虹,縱貫日傍,約二刻而隱。天空現白、紅、藍三色光明,則至下午二時,全身化盡,方始隱沒。四時,爐盡。檢視之,骨上皆呈白、紅、藍三色。肉團心燒之不壞,成忿怒金剛佛像,鬚眉畢現,中空,現吽字。脛骨現釋迦佛像,脊骨現綠度母像及其藏文種子字,畫文分明。

  5月24日,呼圖克圖遺骨由韓大載居士負護東行。6月16日,出紅軍警戒線,由國民革命軍護送。18日,翻越折多山,抵達康定,停靈金剛寺。國民革命軍第十六軍軍長李抱冰派兵迎護,香花奠祭,遺電始得發出。

  1937年春,廬山諾那塔院動工興建,塔址在廬山小天池,乃諾那呼圖克圖生前親自勘定。江西省遵行政院令,劃拔小天池公地七千八百平方米作建塔之用(據《廬山續志稿》所載:蔣介石委員長個人親捐五千大洋;湖南長沙銀行總裁梁和甫居士捐出小天池的房屋八棟,自置之地若干)。建塔工程由朱子橋、朱益之、柏烈武等士紳名流,組織建塔籌備會;「輔教廣覺禪師」貢噶呼圖克圖主其事,韓大載居士全程操辦。韓大載居士自此護院三十年,於西元1972年示寂。

  1938年夏,廬山小天池諾那塔院完工。諾那呼圖克圖舍利塔仿印度如來五輪塔式,計高六丈三尺,基闊四丈許(據《廬山續志稿》記載)。與塔同時完工者,另有蓮師殿和諾那精舍等建築群(包括:諾那塔、蓮師殿、諾那精舍、同學宿舍、殿東關房、諾那圖書館、諾那醫院、漢藏譯經院、西方三聖殿、財神殿、護法殿等)。

  當時,國民政府追贈諾那呼圖克圖以「普佑法師」之稱號,並派蒙藏委員會委員長黃慕松專程前往廬山致祭。1959年,廬山會議期間,朱德偕同夫人康克清專程到諾那塔院參觀,向陪同人員回顧當年任總司令與呼圖克圖交往的情況,並特地在諾那呼圖克圖靈塔前合影留念。

三、廬山小天池諾那塔院

  1939年,日軍侵占廬山時,許多建築被毀,諾那塔院僅存建築五處。1946年冬,廬山管理局委派建設協進會副會長屈映光居士,兼任修復諾那塔院工程籌委會理事長,重修諾那塔院。

  1966年,大陸文革期間,諾那塔院又遇破壞。諾那呼圖克圖靈塔的塔頂、塔身被毀,遭改建一瞭望台置於塔身之上。

   1990年,圓覺宗第七代法嗣智敏.慧華金剛上師輾轉經大陸江西省九江市西琳寺住持覺海師伯處獲悉:江西省九江市廬山風景名勝區內之小天池旁,建有圓覺宗諾那祖師舍利塔及蓮師殿,後因大陸文化大革命時期,而毀壞至今。上師悲慟不已,即於8月,即命弟子陳聲漢、林文龍等人赴大陸實地勘尋。勘查後回報,確如覺海師伯所言。上師聽聞此景況,決意恢復祖庭應有的殊勝與莊嚴。

  1991年,智敏.慧華金剛上師再次委派陳聲漢、林文龍、曾光遠三位弟子赴大陸,與當地政府和管理部門具體協商修復事宜,共計以善款新臺幣五百餘萬元修繕,令祖庭煥然一新。仰承傳承祖師加被與上師無盡悲願,廬山祖庭終於成為大陸得以獨立開放的寺院,並於1992年迎來重修竣工開光之日,由時任大陸國家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老居士親筆題書墨寶——「諾那塔院」。

  1991年,臺灣「財團法人圓覺宗智敏.慧華金剛上師教育基金會」與中國「廬山園林部門」雙方簽署《關於修復廬山諾那塔院備忘錄》。同年,九江市政府(1991)78號檔批覆,同意將諾那塔院列為正式的宗教活動場所。

  1992年,大陸國家佛教協會肖秉權副祕書長一行視察修復中的諾那塔院。不久,大陸國家佛教協會常務理事淨慧大和尚,將大陸國家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老居士親書的「諾那塔院」手跡,送抵塔院。

   1992年6月2日(民國八十一年農曆五月十五日,諾那呼圖克圖聖誕紀念日),隆重舉行第二次重修竣工開光大法會。 1995年5月3日,根據廬山管理局辦抄字(1995)第1號、第6號抄告單內容,財團法人圓覺宗智敏.慧華金剛上師教育基金會捐資八十萬元人民幣,收回園林招待所占用之建築,使塔院整體趨於完整。

   智敏.慧華金剛上師恢復祖庭之舉,感召十方,為此次修復提供協助者有:趙樸初老居士(時任大陸國家佛教協會主席)、果一大和尚(時任江西省佛教協會理事長、江西省九江市東林寺住持)、一誠大和尚(曾任大陸國家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淨慧大和尚(曾任大陸國家佛教協會副會長)、傳印大和尚(曾任大陸國家佛教協會會長)、覺海師伯(現任江西省九江市西琳寺住持)等高僧大德。上師遂滿所願,乃報祖師傳法中土之宏恩!

  如今,廬山諾那塔院為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於中國南方唯一對外開放的道場。諾那祖師舍利塔聳立廬山之巔,佛光普照,加持十方,極其莊嚴!祖師一生歷盡磨難,終其願履,將藏密東移至漢地。此塔乃輝映祖師之心志,激勵後人,永為我等教界同門、圓覺弟子立存觀照之極地矣!

  2004年, 智敏.慧華金剛上師率臺灣弟子發心重塑圓覺宗歷代傳承祖師之等身佛像,並委請西藏祖庭昌都類烏齊寺第七世帕確呼圖克圖(諾那祖師之曾外孫)主持開光大典。

   2008年,續承諾那呼圖克圖與康定金剛寺之因緣,康定金剛寺寺管會主任彭措達吉喇嘛與常駐金剛寺的門甲活佛來到廬山,對舍利塔之塔身比例及內部裝臟空間進行了詳細的勘查,為第三次修復諾那呼圖克圖舍利塔預做準備。康定金剛寺為民國時期蒙藏委員會西康辦事處所在地,呼圖克圖曾在此駐錫,圓寂後亦停靈寺中以舉行追悼法會。

   考查1991年修復諾那呼圖克圖舍利塔的過程後(當年委請修復舍利塔的廬山工程隊,因未深解「印度如來五輪塔式,計高六丈三尺,基闊四丈許」之意,造成舍利塔修復後,十三法輪及塔剎部分的高度與以下原建部分的度量比例失調。再者,當時塔內裝臟因各種客觀條件影響,亦未盡如法),此次特恭請康定金剛寺布楚活佛、彭措達吉喇嘛、門甲活佛與金剛寺僧眾提供全程支援,以求修復之各環節均能如理如法。設計過程中,彭措達吉喇嘛遵循藏式佛塔的建築比例要求,並參考民國初年修建時的靈塔原貌照片,親自繪製各部修復圖紙;門甲活佛則負責確定塔內裝臟各式法寶的種類及數量,並在金剛寺內帶領十餘位喇嘛捲經、包經、誦經,製作各種佛塔裝臟的聖物。施工現場,亦如法遵循佛塔裝臟之要求,設計塔內裝臟品的供放位置與佈局結構。

  2010年農曆五月十五日,紀念諾那呼圖克圖聖誕,特舉行諾那祖師舍利塔第三次重修竣工開光大法會。由西藏祖庭類烏齊寺法臺第七世帕確呼圖克圖和諾那祖師圓寂後停靈之康定金剛寺當家師布楚活佛共同主持,九江市西琳寺住持覺海師伯亦率數十位弟子參加;二十餘位圓覺宗師兄從臺灣各地趕赴廬山,加之大陸各地居士匯聚而來——數百之眾,共沐殊勝法緣! 爾後,祖師殿、度母觀音殿等軟硬體設施亦經修繕,使諾那塔院建設於廬山漸具規模。

四、諾那塔院的利生事業

  2005年底,諾那塔院住持由前任方丈悟凡法師交接至淨慧大和尚法子妙行法師。淨慧大和尚為當代禪宗泰斗虛雲老和尚座下的十大比丘之一,曾任大陸國家佛教協會副會長,且於1991年智敏.慧華金剛上師修繕諾那塔時提供協助。

  登上諾那塔院,須行經廬山四百個彎道,步行四百零八個階梯——世人視為不便之處,卻創造了塔院極其清淨安寧的修行環境。妙行法師充分運用塔院寂靜的環境,積極舉辦「清淨禪修」系列活動,廣受好評,至今已接引數十萬位青年佛子修學佛法,為佛教的傳承延續,奉獻了巨大的心力。